惊蛰|惊蛰到,万物生

时间:2023-03-06     来源:文化传媒学院     阅读0

节气的由来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是说桃花红,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

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开始求友。

三候:鹰化为鸠

鹰翔于空,觅食而鸣,如鸠为食,类鸠也。

惊蛰吃什么

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俗,意为与害虫别离。而且惊蛰时,春回大地,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清热润肺。

炒豆

陕西人将用盐水泡过的黄豆爆炒,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象征着虫子在锅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醪酒

春天到来,人的全身汗毛孔也舒展开了。西北地区在惊蛰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喝醪酒,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以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

惊蛰诗词

咏甘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