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时间:2024-05-18     来源:文化传媒学院     阅读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流专业建设


一、专业介绍

2016年3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获教育部批准, 同年9月开始招生。2020年5月,本专业通过评审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被认定为校级一流专业,2022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发展需要,为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服务,具备当代媒体融合传播理念,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新闻播音、商业配音、礼仪主持等复合型专业能力和技巧;能在各级各类广播影视、网络媒介等传播机构和文化部门,胜任播音主持及其他语言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二、专业优势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根据当前传媒行业发展与就业的新趋势,结合本校、本专业自身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了“十四五 ”专业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开掘全媒体领域的创作能力;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和产学研一体化进度;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构建线上教学平台,丰富授课形式;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制定完善的实践考核机制; 积极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在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引进政策的推动下,引进国家广电总局播音员、主持人上岗业务实践主考员、 山西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太原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王智敏担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带头人。针对新教师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建立教师帮扶制度,专业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教研室按期开展教研活动或科研活动;教师暑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工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积累行业实践经验反哺教学, 全面培养“双师型 ”教师。

经过6年的建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经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具备应用技能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用人单位反映好评率逐年上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就业率也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专业基础条件

本专业现建有非线性编辑室、新闻演播实训室、三维实景演播厅、蒙太奇虚拟演播厅、音频录音制作室等7个实训室。艺术楼大剧场,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目前与山西大众荣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校外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为《电视播音主持》《综艺节目主持》《 电视栏目策划》等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具应用型的授课资源。

学院先后与北京金诺佳音国际文化传媒股份公司、幸福港湾、诺互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西大众荣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西公共频道、山西时光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稳定、实施满足教学要求,数量充足,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训实习教学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实践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效果显著。

(二)课程建设

本专业坚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按照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发展规律,进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到专业拓展课程融合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保证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课程开出率。

全面推进专业一流课程建设,2022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播音创作基础》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培育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即兴口语表达》五门课程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

在教学内容优化上,以赛代教、课程思政并举,学生专业竞赛成果丰硕。在“雏菊杯 ”“曹灿杯 ”“丝路 ”朗诵大赛等各类播音主持朗诵比赛中,学生专业竞赛获奖逐年增加。每年依托专业课程举办课程教学竞赛,教师参与程度高,以赛促教,成绩优异。

(三)实践教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育人理念、合作机制、组织方式、实现路径上进行集成创新,拟构建了“三联五共 ”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新模式,即“产学联合、基地联盟、培养联动 ”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和“培养平台共建、教学计划共商、指导队伍共组、实践过程共管 ”,从课程设置到理论教学,从实践实训到毕业实习, 力求打造应用型传媒人才。 同时,积极倡导“三创精神 ”,努力构建大学生双创支撑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实践与挑战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双创 ”文化生态,推动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等项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展示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专业技能,积极营造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进步的良好氛围。

将本专业打造成我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训练,打造能够有力支撑地方社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推进各专业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的专业点,推动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制定科研奖励制度,教学科研情况严格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引导青年教师提高科研积极性。设立院级教学科研课题,领导主持项目,通过有经验的教师引导,使青年教师熟悉各级课题申报工作的流程,带领青年教师共同研究。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取得成效。2018年青年教师参加山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优秀奖(全省排名17);2021年参加山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022年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获全省二等奖;2022年参加山西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获一等奖;教师获“曹灿杯 ”全国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丝路杯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雏菊奖 ”大学生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大学生艺术节语言类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2020年我院获“雏菊杯 ”大学生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本专业已批准成为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 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首批联系理事单位,本专业教师受聘为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