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示范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时间:2024-05-20     来源:文化传媒学院     阅读0

一、课程名称: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校级课程)  

二、课程简介。《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各种形态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包括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电视纪录片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艺术形态学相关理论和各种形态电视节目的创新元素和发展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创意意识,初步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 课程团队人员:赵牧原、胡㛃、崔萌、李雪、刘丹妮、薛一寰、王丹、张英笑

图片1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首先是课堂教学案例融入,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融入大量案例,教师将时事或一些蕴含社会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电视节目融入其中。

其次,融合教学改革实践。采取混合式教学法,构建“线上+线下”的新型立体教学模式,采用课下的线上讨论形式,进行课程相关素材的搜集与整理。避免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性,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

另外,课程注重思政团队搭建。建立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课程思政专项团队,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团队教师在开课前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内容,探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与该课程的联系,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内容,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六大方面。所以首先有必要对照指导纲要深入挖掘传播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的思政元素清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应用。

五、课程成果

1.团队教师成果

罗兰老师:2021年获“课改先锋”、2022年秀出基本功大赛 最美课件二等奖

赵牧原老师:2022年秀出基本功大赛 最美教案一等奖

李雪老师:2022-2023学年“优秀指导教师”

王丹老师: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比赛成果: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