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本)2102
2022年6月19日是父亲节,在艺术大楼512教室生活委员白金鑫为编导2102班召开了“感恩有你,‘父’重前行”的主题班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员有编导2102班,辅导员张雅茹老师以及编导2102班全体成员。
乌鸦之反哺,羊羔感恩,在中华古代的传统文化当中,我们一直以感恩,以孝道作为我们的优良传统,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父亲作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天,作为父亲节,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生活委员白金鑫为大家播放了关于父亲节的宣传片,让每个同学们都了解到了父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重要的,有时是威严的,有时是慈祥的,面对父亲时,我们亦师亦友,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随后生活委员白金鑫为大家讲述了关于父亲节的来历:父亲节源于美国,是由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多德夫人的父亲一生都很辛苦,在儿女成家立业后就逝世了,多德夫人非常想念父亲,认为应当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来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想法得到了人们和政府的支持,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设为父亲节,父亲节的含义是让人们不忘养育之恩,更好的去爱自己的父母。
最后同学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于自己的爱以及包容,在此后的生活中应当去更多的关心父亲,感恩父亲。
供稿:贾钦博
供图:贾钦博
编导(本)2101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的责任在父亲节当天,编导(本)2101班在6月19日晚在艺术楼609召开了以“父爱有痕 岁月无迹”为主题的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理解父亲,体会父亲的辛苦,懂得感激父亲,感受亲情的温馨。
班会中首先讲到父亲节的由来,在生活委员徐子杰的引导下,同学们畅所欲言,踊跃分享了自己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通过分享,大家发现平时不善言辞的父亲默默地为家庭拼搏,悄悄地呵护着自己的成长,而自己往往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心生不满,甚至做出叛逆的言行,许多同学都产生了愧疚之意。接着大家共同探讨了自己能为父亲做些什么,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大家对这段话一定不陌生,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去买橘子爬上月台的沉重背影吗?朱自清用平实的笔触描绘着他与父亲的真挚感情,给我们展现着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许,父爱没有母爱那般温柔细腻,但却是一般无私而深厚。就像一句话,“ 父爱是温柔的印刻在血脉中的守护”;还记得罗中立的油画代表作《父亲》吗?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出的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父亲形象。
岁月无迹,父爱有痕。也许,父亲在我们眼里仍然是小时候那般挺拔,但时间是无情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在流逝,父亲在慢慢老去。在似水的流年里,我们不甘于平淡,盼望未来渴望奔向远方,但在老去的岁月,总有人吃尽了人间烟火,独自煮一壶闲茶守候那份细水长流守候你回来。
供图:李文娟
供稿:宋嘉译
播音(本)2005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
在母亲的怀里,我们感到温暖。父亲的背上,我们感到安全。父爱是祖母门前的那棵核桃树,以男人的方式开花、结果、收获,没有炫目的色彩,忍受所有风吹雨打,默默而固执地奉献………我们从小就受到父爱的影响,从父亲的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学会坚强、勇敢、直面人生。往往,父亲给予我们的是粗糙的线条。对待同一件事物,母亲会泪流满面,而父亲会选择沉默不言。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他的内心是脆弱的,感情是细腻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父亲的泪不落在脸上,而是流在心中。当我们伤心的时候,父亲也会为我们拭去眼角的泪花;当我们寒冷时,父亲也会为我们披上厚实的大衣:当我们孤独时,父亲也会牵着我们的手,走进温暖的家。
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而平凡。平凡的父爱,如果不去用心体会,便不易发现。父爱和母爱一样,眷恋而执著。执著的父爱,如果不去细心品味,便常常错过。
其实,父爱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我记得,我的父亲曾说:什么是男人,男人应该家庭的一片天,哪怕巴掌一样的天空,呵护需要你呵护的人,去为你的亲人遮风挡雨,有泪微笑着咽下,有血悄悄地舔舐,给你最爱的人,最温暖的呵护,无怨无悔。父亲的话不多,却用行动教育着我们,善良有爱,谦和温良,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关爱需要温暖的人,付出的同时,收获着快乐。哪怕再难也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哪怕这片天只有巴掌大。
祝天下所有为了儿女奔波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
供稿:焦晨轩
供图:焦晨轩
播音(本)2004
6月19日晚,播音(本)2004班全体同学在艺术大楼508教室展开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主要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感恩?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二、为什么要感恩?
(一)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二)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之恩,必不与人争。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三)感恩使人成长。感恩是一种学习态。从别人所做的“一切”(注意是一切,绝不只是某些或某一部分)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三、感恩的小故事
(一)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三)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总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感恩思报,做到恩恩相报、心心相印,人间的真情至爱便可代代薪火相传,真正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神州大地将充满友善、关爱与温暖,全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必将大大增强。感恩思报爱长流,薪火相传势燎原。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康乐。用感恩心做人,用报恩心做事,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撰稿人:武娜莹
供图人:武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