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文艺作品演播
二、课程简介:
《文艺作品演播》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立足于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从于学校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战略,在课程知识与能力培养上强调教师构建课程知识应用场景,引导并教授学生完成自主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授课”。
知识层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稿件分析能力;掌握散文的理解能力;掌握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了解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的异同关系;掌握分析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的能力;了解广播剧和影视作品语言的特点。
能力层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文学作品演播的能力;具备散文、诗歌的朗诵能力;具备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的讲演能力;具备小说的演播能力;具备广播剧和影视作品台词配音的能力。将前修课程所学的创作技巧充分运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
1. 课程负责人:孙畅
2. 团队成员:董骞,苏燕,王星漪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1.课程特色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 教师把基本的、无理解障碍的知识点移至线上教学, 复杂的、理解难度高的知识点保留在线下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含金量。
2.课程创新
2.1教学内容项目化
本课程以稿件创作的演与播为核心,学生围绕章节主题,渐次学习文学体裁概念、稿件背景知识、演播技巧等。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学习节点鲜明,学习成果丰富。
2.2教学案例场景化
本课程教学摒弃教师主导下的案例讲解模式,实现项目式、任务式、互动式三位一体的场景化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 学生课堂参与度。
2.3教学手段信息化
本课程教学使用了线上教学平台,建立了时空连续的教学环境,构建了完备的学习生态。综合运用信息化工具,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的度融合。
2.4教学过程动态化
课前,教师线上布置学习任务、发布学习资料;课中,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汇报;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线上完成讨论。使用学习平台后,所有学习活动都将留有记录,可及时进行学情跟踪与教学调整。
2.5教学效果综合化
本课程教学立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多层次、拓展性的综合化教学效果。学生取得了国家级、省级等优异成绩。综合化的教学成果充分体现课程组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五、课程成果
课程负责人孙畅2016年至今主要教授《播音创作基础》、《文艺作品演播》、《即兴口语表达》等课程,授课时长5600余课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9篇,校级刊发论文1篇;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度资助项目——黄河流域山曲、小调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项目成员。
课程负责人拥有丰富的喜马拉雅平台演播、运营参与经历,课题负责人孙畅和课题组成员董骞从2018年开始在喜马拉雅进行有声读物的演播,发布作品600余部集,作品累计时长超300小时,拥有平台粉丝超2万人,具有丰富的平台演播运营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