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吾辈之责 ——文化产业2101班
山河呜咽,天地同悲。2021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84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中国,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却在1937年受尽了屈辱!1937年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难忘的日子,是旧中国落后、贫穷的表现,是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屠杀、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子!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864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说地大物博,但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更别说技术力量了。正因为如此,日本侵略者把茅头指向中国,企图利用战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1937年,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像,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焚化,就连年老的人和被病痛折磨的妇女儿童都成为杀戮的对象。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想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听到挣扎者惨痛的呻吟,仿佛看到日本侵略者面目狰狞的样子我们的心在流血,我们悲愤地感叹:为什么南京人民会被屠杀?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难道我们就不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吗?是因为我们懦弱吗?不,不是的,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中国人当时思想上的麻木,才使得中国人成为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但是,今天的日本政府居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日本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原来日本自古就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的国家,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纪念他们所谓的英雄。我们至今仍然怀疑日本到底对在中国所犯下的一切罪行有没有深刻的认识,为什么至今还执迷不悟,歪曲事实。敢做就要敢当,既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就要敢于承认,历史是众所周知的,即使人们现在不知,也会去发现揭示,到时真理自会展现在人们眼前,日本又何必自欺欺人呢?作为当代的高中生,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我们必须记住这屈辱的历史作为教训,南京大屠杀后,我们试曾想过是自身的一些主观原因:没有尖端的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再加上国家自身的贫弱才酿成了这一悲剧。
所以,吸取历史经验,我们必须使国家强盛起来,国家强盛起来依靠什么?依靠的是我们一朝气蓬渤、积极向上的新青年,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合格型人才,将来才能为国家效力,才能使国家更加富强。在求知的路途中,即使遇到挫折、困难,我们都要毫不退缩,轻言放弃,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
所以,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丰富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才能使国家使为璀灿的明珠。
以国之名,悼我亡者,铭记历史,吾辈之责。
编辑:蔡佳昕
拍摄:蔡佳昕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2021年12月13日晚辅导员原博在艺术大楼509教室向播音(本)20021.2002班展开“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谨以此深切缅怀死难者同胞和革命先烈。
尾尾和平鸽,声声警钟鸣。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4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被毁坏,大量财物遭掠夺。这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过去的苦难,现在的使命,未来的梦想。此刻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不敢稍忘,不能稍忘!
播音(本)2001.2002班 现场图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国耻,因为在这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中,有30万同胞失去了生命。因为幸存者们带着屈辱和伤痛,勇敢而坚强地生活着。因为有人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历史的真相,因为有人为了追寻历史的真相。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时间可以带走证人,但时间本身就是永恒的证人,84年的时光里。这曾经的劫难,已经化为了恒久的坚持,巨大的勇气和沉甸甸的责任。只有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才能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捍卫历史的真相,才能守护和平与正义。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一句箴言陪伴我们左右: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供稿:杨敬雅
摄影:杨敬雅
国家公祭日——编导(本)2104班主题班会
12月13日,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104班于艺术大楼502教室召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此次会议由文化传媒学院编导2104班的团支书郭玉雯主持。
团支书强调,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天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白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弟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门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香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在会议期间,全班同学静坐默哀一分钟。并且在会议正式开始时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起立回答问题的同学同学表示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铭记历史,永远不忘过去的屈辱,对日军当年屠杀我国苦难同胞的行为表示愤懑与不满,并且对中国现在的独立发展表示欢欣,希望自己在将来也可以为国家出一份力,为社会出一份力。
会议还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纪含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该馆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供图:李谨辰供稿:李谨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主题班会——编导2001、2002班主题班会
根据学校最新工作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情况,为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社会。2021年12月13日下午七时三十分,广播电视编导2001、2002班在艺术楼505教室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主题的班会。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有文化传媒学院辅导员张雅茹老师以及广播电视编导2001、2002班的76名同学。
本次班会由编导2001班团支书张露扬同学主持。
今天,对于13亿华夏儿女来说,是一个很不平常的日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国家公祭日”,首次以国家的名义,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向遇难同胞默哀、敬献花圈。形式隆重,令人震撼!令人感叹!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过去七十七周年后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来得虽晚,但是来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国民的期盼,沉睡了多少年的中国龙醒了,压抑在中华儿女心头七十七年的怒火终于有了喷火口,这是一次最宏大、最公正的祭奠,给国人以交代,给亡灵以告慰,给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一种安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的建设者。此次班会的召开,使同学们对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又有了新的思想升华。编导2001、2002班的76名同学相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供稿:赵振宇
供图:赵振宇
国家公祭日 ——播音(本)2102班
12 月 13日,播音2102班全体同学在团支书赵瑞炫同学的带领下开展以“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团会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同学们,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供图:王璐瑶
供稿:王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