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字
即兴口语表达(校级)
二、课程简介
《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口语表达,主要包括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概述、即兴口语表达传播元素、创作方法、创作能力、独白式即兴口语表达中的演讲、报道、评论以及会话式即兴口语表达的访谈、讨论、群言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与应用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话语传播方式,具备逻辑思维理解能力、话语表达魅力、形式创造力、审美洞察力、思想穿透力、语言说服力和应用能力。
三、1.课程负责人
刘晓宇+副院长
2. 课程团队成员
王紫藤+专职教师
王一鸣+专职教师
许梦瑶+专职教师
武剑+专职教师
四、课程创作与创新
1.创新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弘扬红色文化
本课程需要有大量支撑实践训练的稿件素材,针对这一问题,课程团队树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语言表达的“真”和 “准”为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思想。在此次基础上编写《“蕴德育人”练声必读一百篇》,素材涉及“心中有信仰 脚下路宽广——中共故事系列”、“弘扬爱国志 红星耀中华——人物传记系列”、“读原著 悟真理 审美人生——经典作品系列”、“事实有力量 播报天下闻——新闻稿件系列”、“道白知世界 一语足芳华——影视台词系列”五个篇章。
2.创新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四步循环实践教学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积极采用PBL问题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线上资源预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兴趣进课堂。
在课堂讲授过程,针对艺术类专业反复练习不断修正的特点,设计“学——教——练——评”四步循环实践教学法,达到反复练习,不断磨稿,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学效果。
3.创新实践教学:校内外联动,延伸课堂教学
通过开展校内活动、参与校外活动,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学习走向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有声语言创作在各大传播领域锻炼实践技能,服务区域发展。
五、课程成果
1.团队教师成果
(1)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商业配音》示范课程建设”
(2)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 基于云平台技术的山西红色文化移动有声阅读体系构建”
(3)主持课题“基于PBL的《播音创作基础四部循环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4)主持课题“山西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媒体传播路径研究”
(5)主持课题“山西卫视品牌节目跨屏融合传播策略研究”
(6)主持课题“艺术教育与文明礼仪的融合”
(7)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省级期刊7篇,其中教改论文1篇,学术论文6篇
2.比赛成果
(1)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 二等奖
(2)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三等奖
(3)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二等奖
(4)指导学生获“曹灿杯”全国朗诵大赛山西赛区大学语言组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5)获新丝路朗诵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6)获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优秀指导教师奖
(7)全国大学生“讲宪法”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